01. 市场行情
标普500 上涨6.16%;
纳斯达克100上涨8.41%。
港股也有比较大的反弹:
恒生指数上涨4.18%;
国企指数上涨4.33%。
A股除了创业板,其他几个板块是微跌的。
上证50下跌0.77%;
沪深300下跌0.94%;
中盘中证500下跌2.19%;
小盘中证1000下跌1.59%;
创业板上涨1.81%;
科创50下跌1.45%。
价值风格还是跌的少一些:
金融行业里,证券、保险是微涨的,银行微跌; 消费行业跌幅较大,主要消费指数跌了3.48%; 医药板块,创新药、生物医药涨的比较多,医疗保健、医疗器械下跌; 本土科技波动不大; 互联网行业上周大反弹,中国互联往50指数上涨15.64%。
上周定投6000元,攒在现金里。
另外之前在美股市场买TX的ADR,做了一个小的波段,卖出现金12266元。
目前累计投入本金一共121万元,浮亏27.7万元,累计账户93.2万元。
其中货币基金中攒了6万元。
- 10年1000万的计划:2021年需积累24万元,每周新增投入5000元,根据市场情况投入不同的资产中。如果遇到好的投资机会,也会额外加大资金投入。
- 数据说明:表格中数据每周按照账户实际数据进行更新,数据及内容仅作为本人投资记录,不作为投资建议,市场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
04. 本周的投资
一、市场暴跌原因
上周一、周二,市场连续两天大暴跌。
大家也看到,像恒生科技指数,连续两天,每天都下跌10%左右。
为啥一两天的跌幅如此大呢?
市场短期的波动,其实是买卖资金之间的博弈。
当市场上的卖盘,远远大于市场上的买盘,人人都想着卖,没人敢买,价格就跌下来了。
像上周的那种跌法,就是有大量的人卖。
大家为啥突然在这个时候卖呢?
这里面的资金,有很多类型。
1.外资跑得快
例如,
上周外资从A股和港股疯狂跑路。
跑得有多着急呢?
单天看,
上周的的3月15日,外资的净卖出额,达到了160亿。
在历史上看,这一天的净卖出额度,排在单天外资净流出的第三名。
单月看,
3月份的外资净卖出额,快赶上了2020年3月全球流动性危机的时候了。
以前,外资投资中国的途径可能还不是很通畅,后来港股通开通,
欧美市场,有很多资金会做全球的配置,肯定也就会配置中国的股票。
从趋势上看,对中国市场的配置,正在逐渐加大。
这么多年来,在A股积累了不少的额度。
但最近,很多事情,都导致外资的风险偏好下降,从中国资产中撤离。
最大的影响是地区冲突发生,全球的风险偏好都在下降。
尤其是我们北边国家被制裁,股市跌非常多,外资也担心中国会被制裁,很多外资,就赶紧跑出去。
另外,美国市场本身也在加息周期中,美国国内股市也承压,也会想着把海外的资金撤一撤。
再有,最近针对中概股,中美的政策达不成共识,也引发了中概股后期可能从市场退市的担忧。
……
这些所有的事件,都导致外资跑得很快。
港股市场比较开放,而且有各种做空的工具,而且外资占比也更多,所以波动更大。
像互联网这样科技类的企业,本身估值就高,而且很多公司还没实现盈利,本来股价波动就大,所有受到的影响也就更大。
所以在下跌中,科技股的波动,大于港股的波动,大于A股的波动。
2.其他资金
除了外资的大比例卖出,市场上很多资金,也会「按规则卖出」。
例如,
很多人加杠杆投资,在市场大幅下跌中,爆仓了。
爆仓后,券商就会执行卖出程序。
还有的私募基金,到了清盘线,就要启动清盘,把持仓的股票卖掉。
还有的趋势交易,触发了技术面的一些指标,就被迫卖出。
还有一些结构化的产品,例如一些固收+的产品,本来配置了小部分的股票比例,如果股票部分的下跌,导致整体产品的回撤,超过了设定的波动,可能也需要尽快卖出。
……
上面这几种卖出的原因,并不是大家觉得未来没有希望了。
而是触发了卖出程序,被迫卖出。
熊市就是这样来的。
各种资金出清,情绪降到很低的冰点,大家的情绪极度恐慌。
像2020年3月,全球遇到流动性危机,也是这样,短时间暴跌,那时候美股指数都出现跌停的情况。
但2020年3月这一波,短暂下跌之后,美股实行量化宽松政策,市场上多出来非常多的钱,流到市场里。
水涨船高,市场立马反弹,开始了一小轮牛市。
所以,其实,对于短期的这种暴跌,其实不用担心说以后市场都不会好了。
而是这批资金,活不过这次的下跌了,没办法扛过去。
作为我们个人投资者,
就要想办法在这样的行情下,活下去,不要被洗出去,不要成为炮灰。
二、财富积累,可以慢,别断。
虽然短期的下跌,很多时候反而是机会。
但上周出现的,和北边的国家相关的风险事件,也让丸子自己重新思考和梳理了一下,自己资产配置的情况。
所以没有着急在上周投资,而是整理了之后整体投资的计划:
暴跌时,落在纸面的投资计划
在过去这么多年的投资里,遇到了很多大大小小的风险。
个股的、行业的、市场基本面的,这些风险,觉得总是可以消化掉了。
但这次,看到了北边那个国家的情况。
这个层面的风险,是之前不曾面对的。
虽然看起来和我们是很遥远的事,但极端情况发生一次,对我们很多个体来说,就是致命的打击。
上周也假设了很多种情况。
最严重的,就是因为各国冲突,股市清零。
预设这样级别的风险,看自己的资产配置是否可以承受。
投资的时间越长,资产量变大,很多时候,对风险的思考,会比对机会的思考更多。
最近看《置身事内》这本书里,聊到2008年的金融危机:
当时,美国的房地产价格下跌引发了经济衰退,低收入人群的财富几乎全部都是房产,其中大部分还是欠银行的按揭。
负债率高了之后,更容易受到房价下跌的影响。
在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中,每4套房子就有1套资不抵债,很多穷人的资产一夜清零。
最富有的20%的人,净资产下降了不到10%,从平均每320万下降了290万美元。
而且这种下降是暂时的,到2016年,随着股市和房市的反弹,最富有的10%的人的实际财富(扣除通货膨胀),比危机前,还增长了16%。
但收入底部的50%的人,实际财富被腰斩,回到了1971年的水平,40年的积累,在一场危机后荡然无存。
那些财富被清零的人,资产非常集中押注在某一类资产。
没有扛过低谷,后面不管如何上涨,都和他们没有了关系。
经济危机几十年发生一次,但如果真的发生了,压在我们每个人身上,就是100%的概率。
给到的警示,就是财富积累的速度,可以慢一些,但千万别断掉了。
先搭好资产配置的大框架,
然后去赚到市场的贝塔,
最后再去考虑争取拿到阿尔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