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做个简单的统计:
年初至今,仓位由高到低截止本周,腾讯控股下跌14.07%、中国平安下跌4.29%、洋河股份下跌12.58%、分众传媒下跌22.59%、格力下跌12.88%、万科下跌11.69%、宋城演艺下跌3.49%、中概互联(2月23日买入后下跌13.61%)、贵州茅台下跌16.69%。
截止本周2022年收益继续回撤到-13.5%
这周收益基本没怎么变动,前两天暴跌,后三天上涨,基本又回到了原位。
虽然周二加仓的800股腾讯有25%的收益,但是因为是用闲钱加仓的,所以这部分收益没有记录在实盘统计内。
上周周总结的题目是干件大事,原本计划是这周把万科换到腾讯上。结果本周前两天A股港股一起暴跌,感觉换股已经不太划算了,所以周二紧急凑了些钱,307.8港元买了800股腾讯。
还是周二通知交易时的那段话,闲钱买的这些赚了就算了,收益不计入实盘统计,如果腾讯破产了,反思时一起写。
1
下跌没闲钱怎么办?
有朋友问我为啥一直有闲钱,在股市很多人是这么个情况,一进入股市恨不得除了饭钱都放进去,一点不放进去就觉得自己亏了。
但我的理念是,投资是资产配置的选择之一,并不需要孤注一掷,我们投资是为了让生活更好一些,不能拿生活去赌。
本质上我觉得投资其实和创业一样,都是有风险的,无非创业是自己投钱自己干,投资是自己投钱别人干,要保证最坏的结果发生自己不被逼入绝境。
所以我个人的观点是,有工作的朋友尽量别因为投资这件事,轻易放弃工作,人生无论什么选择,尽量给自己留足退路。
我自己是没工作,所以我基本上是70%资产在股市,30%资产在股市外。
场外的这30%其实也没啥特别有效的去处,就是当一个资金储备,保证股市哪怕两三年不好做,生活不被影响。甚至最坏股市的钱亏完,给自己留下一个足够的缓冲期,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去考虑下一步规划。
当市场出现特别极端的好机会,我可能会从这部分闲钱中拿出一些放入股市,一般不会放太久,比如买腾讯的这些500港元以上我可能就会陆续卖掉,让它回归生活保障的用途。
有的朋友可能会问,暴跌中,没有像你有那么多闲钱可以一直买,怎么办?
在这种暴跌中,其实能做到不卖出就已经足够了,这个之前《在股市下跌期,应该买入还是离场》一文中写过。
后面是否加仓,其实根本不影响我们的第一笔交易。
这两周来腾讯波动比较大,我们也能更容易理解这个问题。
举个例子:
假设上周400港元买了腾讯,你觉得腾讯至少也得值个450港元。
这周正好出差没看盘,下周二回来打开电脑一看,哇真的涨到450。
你会得意洋洋,心想,看吧我说腾讯值450,2周时间赚了10%。
这个逻辑没问题吧,中间跌不跌一下,其实并没影响你本来想赚400港元~450港元的钱。
但中间跌了,你又看了心态就不一样了。
1.首先就是面对下跌的自我怀疑,可能400港元买了,300港元卖了。
2.就是觉得不甘心,好像本来可以300港元买的东西自己400港元买了。
3.没钱加仓,觉得自己错过了300港元的机会。
第一个问题,下跌的自我怀疑,这个没办法,心态只能是慢慢养成的,唯一能做的就是买入前我们尽量认真的去梳理,让自己面对下跌的时候更自信。
第二个问题,觉得不甘心,如果你不相信股市走势是可以预测的,其实没啥不甘心的。
对于选择价值投资的人来说,就是因为觉得股市短期走势无法预测,所以才选择了基于价值。
觉得潜在收益合理然后去买,这就是正常的决策,没啥不甘心的。
这次到了合适的买点,买了还跌,于是下次到了合适的买点,想在等等他可能直接上涨了,这个是很难把握的。
还是回到前面那个出差的例子,中间跌不跌一下,只要你看对了,其实并没影响你本来想赚的钱, 多出来的这些烦恼其实是我们心态波动引起的。
第三个问题没钱加仓,我们要知道,有钱加仓只是多捡点便宜,加仓于否,其实已经不影响第一次的交易了。唯一能有点用的,就是可以让自己的平均成本低一些,看起来舒服一些。
比如一个人第一笔400港元买入了300股腾讯。
第二笔300港元买入了300股腾讯。
然后在450港元卖出了全部持仓,是什么情况呢。
为了方便计算我们忽略佣金,那么两次合计花费了21万,平均成本350港元,合计盈利60000元。
但如果我们分开看,其实就是第一次买的300股,每股赚了50元,合计盈利15000元
第二次买的300股,每股赚了150元,合计盈利45000元
所以,实际上你有没有第二次买入,并不会改变第一次买入的收益或可能承担的风险。
看似补仓有用,无非是看对了的时候,我们看平均收益,把第二次买入带来的部分收益平均给了第一次的交易,看错的时候我们看平均损失,把第一次带来的部分损失平均到了第二次的交易。
所以不用纠结,我们不可能总买到最便宜,但如果你每笔交易都是深入思考的并且逻辑正确,多波动一下并不影响你本来想赚的钱。
这两周腾讯的走势比较极端,我们可以更好的通过这个案例理解这个问题。
平时的企业交易其实也一样,只不过是把这个过程拉长了,腾讯一个周来了一次30%的回调和上涨,可能你还没回过味,或者三天没看盘都没感受到恐慌他就结束了,比较容易过去。
大部分情况下可能你买入后,这30%的回调持续了一年,时间一长煎熬就多了,一年时间每天看到负面消息,每天看到不上涨的股价,大概率就坚持不住了,这也是长期持股难的地方。
这个道理这么一说,我相信大家都明白,逻辑很简单。
所以我常说,投资难的不是知识的学习,而是对心态的修炼。什么道理我都懂,一到暴跌不敢执行,刀枪棍棒都会用,遇见大汉不敢动,最后都是白搭。
所以相比别人不断写企业,我更愿意写一些好书分享,和心态的文章,心态不够,给我们100个牛股也拿不住,任何股票事后看好像都很轻松,在当下心态不够一定坚持不住。
这一周我们除了得到了心态上的修炼外,另外一个好消息就是周三的会议政策上有一些纠偏。
未来一段时间不出大的国际形式问题,大概率股市会好过一些,过去一年多我们有些政策有些偏激,也造成了市场信心的持续下降。
如年初我说过的一个观点:
大家一起跑,总有人跑到前面,如果做大就意味着被平均,成为龙头就意味着原罪,就要奉献自己多年的积累。那么以后大部分企业都会得到一个经验,能捞就捞,能赚就赚,别想什么口碑积累和长期发展,现在不赚,以后就没机会赚了。那经济还怎么可能发展。
周三会议纠偏的态度很明显,如我周二所说,如果是对的,我们会越来越好,如果是错的,疼了以后一定会纠偏。所以不用太过担心,
周三会议后的暴涨,也告诉我们这个时候我们最缺的是信心。
2
聊聊平安年报
先说一下简单的数据,2021年营业收入11804亿,同比下降3.1%,净利润1016亿,同比下降29%,主要受华夏幸福影响。
华夏幸福合计计提了人民币432亿元,其中股权类人民币159亿元,债权类人民币273亿元。对税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影响243亿元。
2921年营运利润1479亿元,同比增长6.1%。
经常有朋友问净利润和营运利润的差别,看下图我们就比较容易理解了。
营运利润就是净利润中,扣除了华夏幸福的计提和折现率波动这些非常规波动的影响,有点像普通企业的扣非净利润。
保险业务的逻辑基本是这样,一边释放以前的剩余边际,一边通过卖新保险补充进来。
剩余边际的意思就是,一个保险同合,在合同确认时,如果未来现金流入大于未来现金流出,则将两者的差额称为剩余边际。
我们也知道大部分的保险保单都是多年的,不能一次性计入利润,所以会分很多年逐步释放。
现在平安的难处或者保险行业的困境是,过去的剩余边际在逐步释放,现在新业务销售困难。
今天咱们就不罗列财报数据了,新业务价值下降是事实,这个事实我觉得也基本反映在了股价之中。我们今天主要聊聊平安的问题和当前解决的可能。
平安为什么要改革,各种高大上的理由能说很多,底层原因就是原有靠不断增加代理人销售保险的人海战术到头了。
以前保险的模式我们大部分人也熟悉,就是不断招人,这些人最不行也能把周围亲戚朋友卖一遍。
但这样带来的弊端就是,销售团队的水平参差不齐,经常会出现一些为了拿提成,虚假宣传,刻意欺骗的情况。也有很多情况是代理人自己可能也不太懂,先卖了再说。
这首先导致国内保险行业的口碑是非常差的,其次这种不断招人的模式终有尽头。
2019年平安意识到这种粗犷发展的时代几乎结束了,改革可能会有些难,但不改革肯定是等死。
所以近两年我们看到的是,平安一面开始优化代理人,另一面也不断进行产业布局,然后形成保险加医疗,保险加养老的模式,提供更优质化的服务。
大逻辑上平安能不能买其实就是一点,你是否认可保险能够为顾客带来价值。
如果真心认为保险就是单纯的欺骗,那么这个生意模式根本就不成立,自然远离是最好的选择。
如果认为保险这个模式是成立的,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花钱对未来风险的一种转移,那我们需要的就是等一个好的买入节点。
以目前国内的保险密度(保费收入/总人口)来看,我们和世界平均水平都还差很多,更别说发达国家了。
人到了一定的收入水平,愿意多花部分钱,防止未来风险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,我觉得这是一个必然趋势。
不瞒大家说,我人生买第一辆车的时候,很多年我车险就只买强制险,对于当时收入平平的我来说,一边是如果买其他保险一定多掏一部分钱,一边是我小心点可能一分都不同掏,在人拮据的时候,自然会更偏向于铤而走险。其他什么健康险之类的就更别说了。
但是放在现在,如果一边是几千元,一边是万一出了大问题可以省下很大一笔钱,我肯定就不愿意铤而走险了。
没钱的时候,几千元的支出会让我心疼,所以我的思维是怎么保住这几千元,有一些钱以后,几十万的支出会让我心疼,所以我的思维就是怎么保住这几十万。这是人的本性。
当然了即便有需求,也要保险公司有好的产品才行,我认为这一点完全不用担心。我们不用考虑保险公司的道德水平,哪怕一个道德偏低的商家,当发现坑蒙拐骗赚不到钱的时候,也会不得不提高自己的服务。
说到平安也是我这些年的一个投资教训,面对企业改革的时候需要更加谨慎一些。
企业改革就像人生病,抵抗能力全方位下降,但凡在叠加一点其他负面事件可能就会让这个过程变的更长更难。
改革这方面我确实偏乐观了,本身改革的难度就不低,叠加2020开始的疫情,让这个本来就很难的事,变的难上加难。
那么站在当下,最坏的情况到哪个阶段了呢,保险你把他想的复杂也很复杂,你把他想简单,就是新业务不断提高剩余边际,理赔和投资是剩下两个变量因素,判断现在平安到哪个阶段了我觉得有几个方面。
对销售的第一个影响是,疫情,保险算不上必选消费,无论是看国内还是国外的数据,保险销售和经济相关性是比较大的。
比如我们看日本和美国近三十年的保费增速和GDP增速,基本是同步的。
这个不难理解,钱不宽裕的时候,如果一边是买保险,一边是下个月房贷、车贷,生活费,这钱肯定的优先后者。连下个月都过不去,谁还能想着花钱为未来几年做保障。
这两年疫情看似GDP增速尚可,但是背后整体发展是不均匀的,有些行业受益,但大部分行业和地区肯定是让生活变的更难了一些.
所以对于保险这两年基本上是全行业新业务都下滑,平安受到了改革和疫情的双重影响,也让改革之路变的更难。
这个算是最大的不确定因素,因为疫情到底如何发展,目前看确实很难确定。
对销售的第二个影响是,代理人改革何时见底,平安的代理人从140万下降到了60万,代理人下降是否完全到底不好说。
但继续下降的空间应该不大了。未来这方面带来的影响会越来越小。
后面什么时候开始代理人稳步回升,证明大概率平安从清退低质代理人,到了增加优质代理人的阶段。
对销售影响的第三个因素,产品:这个我觉得看公司报告没啥用,公司肯定说自己的产品有竞争优势。
我们自己去判断,说实话我也不是业内人士没精力去梳理那么多保险企业的产品,感觉也很难判断准确。
但有一点是确定的,保险的产品设计其实没太多门槛,哪怕平安反应慢一些,也完全可以做到模仿当前热销产品,对于平安来说至少网点、服务、品牌是可以超过大多数保险的。所以我个人觉得这方面不用太担忧。
对已收到保费的影响,投资和理赔,理赔没办法,销售前做到设计合计最关键,销售后比如大规模突发灾难带来的理赔增加,这是有一定随机性的。
投资方面,在国内保险姓保是主旋律,所以国内保险的投资还是很保守的,以平安为例,投资组合中大部分是债权相关站了60%以上,股权相关不到15%。
所以虽然去年平安投资部分比较难,但还是做到了,净投资收益率4.6%,总投资收益率4.0%。
不过,别看数字相比2020年是下降了2.2%的总投资收益,实际上影响是百亿级别的, 因为平安的资产规模太大了。
过去两年平安因为投资华夏幸福饱受诟病,但是这笔投资大部分风险已经计提了,另外有朋友担心债权里是不是也有很多和地产相关的,肯定是有一些,不过债权组合里有接近40%是基建相关,高速、电力等。非银金融有20%,
其他间接直接的肯定也会有一些地产类的债权,但应该不会很多。
并且从目前的情况看,房地产政策层面基本已经见底了。今年平安的投资难度应该会比去年好一些。
总结一下,对于当下的平安,什么科技之类的我们都不谈,可以看到的几个方面是,改革还在继续,保险+医疗,保险+养老,这种制造差异化,提供更优服务的事,也在稳步进行,
销售上面,代理人的影响我觉得至少会逐步减弱。疫情的影响这个没办法确定。但无论是共存,还是有彻底清除的方法,他总要面对,也总会过去。
估值方面,基本上充分反映了改革的困境,继续杀估值的空间很小了。
业绩方面,2021年的基数比较低,今年压力会小一些,
情绪方面,去年最悲观的时候,外界担心平安是个间接地产公司,今年地产政策面也基本见底了,很难更坏。
来自互联网渠道的竞争,今年互联网保险的门槛大幅提升了,这方面的影响会小很多。
总的来说我认为以当下价格的平安,我们可以稍微乐观一些,各方面更差的空间很小了,当然了这一切的前提是你认为保险是真的能为顾客带来价值,而不是智商税。
下周开始陆续很多企业的年报也要出来了,出来以后我们在逐个详细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