截至目前,包括中国银行、工商银行等在内的国有六大行均已披露了2021年年报,而六大行的现金分红,合计竟高达3746亿元。
据统计,目前披露年报的A股上市公司,有20家银行公布了分红预案,加上上海农商行于去年11月实施的分红,21家银行合计分红规模达4909亿元。而国有六大行表现突出,3746亿的分红规模,占比76.3%。其中,工商银行凭借1045.43亿的现金分红占据榜首,邮储银行228.56亿的现金分红垫底。
那么银行为什么会有如此大规模的现金分红呢?
实际上,分红是银行对股东投资回报的一种形式。是将当年的盈余,按规定提取法定公积金、盈余公积等项目后向股东支付股利的一种方式。关于股息的分派,分派现金过多,虽然会受到部分股东的欢迎,但公司用于生产建设的资金将会减少;分派较少则会使股东短期利益受到影响,进而影响股票价格。
近年来,国有六大行的分红比例稳定在了30%及以上。而银行将利润以现金分红形式分给股东,虽然市值会减少,股价也会受一定影响,但对投资者来说,在股本不变的情况下,多了一部分现金可以重新支配。如果选择长线持有股票,不需要缴税且还有部分现金增加投资的流动性。
受益于高分红,银行的股息率也保持在高位。一般来说,股息率也是挑选收益型股票的重要参考标准之一,如果连续多年年度股息率超过1年期银行存款利率,则这支股票基本可以视为收益型股票。在股利发放率和股价等多重影响下,2021年,六大行中仅有邮储银行股息率为4.6%,其它银行均超过了5%,交通银行甚至突破了7%,高于部分理财产品的收益率。
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在年初曾表示:“从大起大落的角度,大的银行股都不适合做短线,但长期来讲,银行的股息率已经远远高过理财产品了,同时持有之后还有获利的机会。”
(作者丨市界 周奕航 编辑丨廖影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