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19日晚,阳光保险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,正式向上市发起冲击。
从规模来看,截至2021年12月31日,阳光保险旗下阳光人寿和阳光财险共有2895家分支机构(含分公司及网点),拥有约2540万名个人客户和约43万家团体客户。
与中国平安进行对比可以更直观感知阳光保险的量级。中国平安的个人客户超2.27亿,仅平安寿险在国内共设有35家分公司及7家电话销售中心,拥有超3250个营业网点。
根据中国银保监会及保险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,以原保险保费收入计,2020年,阳光人寿的市场份额为1.7%,在中国91家人身险公司中排名第12位;阳光财险的市场份额为2.7%,在中国87家财产险公司中排名第7位。
2019年-2021年,阳光保险的总保费收入从879.07亿元增至1017.59亿元,增长15.76%;其中人身险收入逐年攀升,占总保费比例从54.7%上升至59.8%;财产险业务收入占总保费比例则从45.3%下降至40.2%。
招股书显示,就人身险产品而言,人寿保险代理组成的传统分销渠道(代理人渠道)是重要的销售渠道之一。
截至2021年12月31日,阳光人寿拥有约6.7万名保险代理人,向个人客户分销人身险产品。2019年-2021年三年间,由代理人渠道产生的总保费收入分别为149.59亿、157.96亿和150.89亿,占阳光人寿总保费收入的31.1%、28.7%及24.8%。
其中,新保单产生的总保费收入分别占31.1%、26.5%和22.1%,续签保单的总保费收入分别占68.9%、73.5%及77.9%。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,新保单产生的保费收入呈逐年下降趋势。对此阳光保险也在招股书中表示,近年来行业保险代理人总规模呈现收缩趋势,行业代理人发展面临转型,导致新单保费收入承压。
也就是说,消费属性较强的保险业务在近年已进入调整期。在监管趋严的大背景下,保险代理人展业难度大,整体出单量和举绩率不断下行,进而使收入承压。受负反馈影响,代理人主动或被动脱落,前期因队伍快速增长带来的“代理人红利”逐渐褪去,险企保费新单收入增速显著放缓。
事实上,保险公司的竞争力取决于产品供应、品牌知名度、声誉、销售覆盖、服务质量、员工素质和信息技术系统等多重元素。而互联网公司在过去数十年中经历了快速发展,展现出在以客户为中心、以效率为导向的业务发展及创新能力,亦有更多资源进入保险行业。
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,阳光保险称,“公司或将降低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以保持竞争力,可能会导致业务增长缓慢、甚至影响盈利能力,进而对前景产生重大不利影响。但公司已于2015年开始实施代理人渠道的价值转型,通过业务结构优化,提升健康险等长期保障型、终身寿险等长期储蓄型产品占比。”
通过降低产品和服务的价格,优化业务结构来保持竞争力,阳光保险转型道阻且长。
市界查阅黑猫投诉平台发现,涉及阳光保险的投诉量共有1911条,投诉原因包括公司捆绑销售、退保额处理慢等。有消费者表示:“服务质量需要提高。”
至于如何提高服务质量,让消费者买单的同时觉得物有所值,已成为众多保险公司亟需转型的方向。
(作者丨市界 周奕航 编辑丨朗明 )